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,是执政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。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,是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,是人民群众了解党、认识党的窗口,是党执政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依托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,事关党执政基础的巩固、执政地位的加强和执政兴国伟大使命的完成。建强村干部队伍,筑牢基层战斗堡垒,提高村集体经济水平,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要举措。 配强“两委”班子,建强村干部队伍。火车快不快,全靠车头带,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与群众最为贴近,联系最为密切。要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,组织引领群众听党话、跟党走,就要通过选好书记、配强班子、建强组织、激发活力,就要把村社区干部建立成为一支落实党的政策、带领群众发展致富、密切联系群众、维护社会和谐的强有力队伍。同时,通过开展党性党史教育和“红色文化”教育,学习先进典型事迹、“时代楷模”,以典型育人,在回顾历史、缅怀先烈中悟初心、守初心、践初心。另外,建立村干部集中轮训常态化制度化机制,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讲座,不定期组织交流学习,全面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,从内部提升达到引领示范作用,实施农村带头人学历提升行动,鼓励和支持在职村干部、后备力量参加在职学历提升教育,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,强化村干部为民服务思想,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、创造力和战斗力。 狠抓“两化”建设,筑牢基层战斗堡垒。基层党支部是执政党最广泛最前沿的战斗保垒,担负着联系群众、宣传群众、组织群众、团结群众,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,党支部的状况和战斗力如何,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加强标准化工作,实施标准化战略,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,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。坚持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着力构建党支部的规范体系、标准体系、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等“四大体系”,有助于推动机关党员更加有为、机关党组织更加有力、机关党建工作更加有效。在农村一线,要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、促乡村振兴,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,建强脱贫攻坚一线战斗堡垒。 深化“党社联建”,提高村集体经济水平。村级集体经济水平低、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弱,是制约乡村振兴、组织长远发展的重要原因,党支部和合作社融合共建,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、把党旗插在产业基地上,可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、推进产业振兴的多元化道路,带动乡村破茧成蝶、实现嬗变,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强村富民发展之路。依托“党社联建”构筑党建扶贫“战斗网”,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采取“党支部+合作社(公司)+基地+农户(贫困户)”模式和“党员+贫困户”“党员+群众”“大户+小户”等结对帮扶模式,以土地、资金、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,并采取一定比列进行利益分配,有效调动农户共参共建积极性,突出造血功能,使出真功硬招,助推群众致富脱贫,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。 实施“政治铸魂”,提升基层治理能力。把推行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法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,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,高起点谋划。把推行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法作为农村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,把抓“四议两公开”与一事一议、 党务村务公开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,严格规范村级议事决策理序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。从共建共治共享着手,进一步完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、智治等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。坚持以法治为本,严格贯彻落实“依法治国”基本方略,坚持以法治为本,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,强化法律在维护村民权益,化解村民之间矛盾等权威地位,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。(三穗县瓦寨镇:舒天美) (责任编辑:王建峰) |